法医DNA检测新利器:国产法医DNA定量检测分析系统,为正义提速!

发布日期:2025-09-12;

在刑侦案件的侦破过程中,每一份生物样本都有可能隐藏着揭开真相的关键线索。从案发现场提取的一滴血迹、一根毛发,乃至微量的皮肤碎屑,都有可能成为锁定嫌疑人的“无声证人”。而在这背后,法医DNA检测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其中,DNA定量作为法医DNA检测流程中的“第一道关卡”,直接决定了后续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与可靠性。江苏安科华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法医DNA定量检测分析系统,为法医DNA检测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。

定量.jpg



01

0.png

法医 DNA 检测的“痛点”

在法医 DNA 检测实践中,工作人员常常面临两大核心难题:

1. 样本“量”与“质”的双重未知:案发现场的生物样本往往微量且复杂,可能混有泥土、油脂、抑制剂等杂质,也可能因高温、高湿度环境导致DNA降解,部分样本甚至可能是多种生物组织的混合物,故而无法直接判断其中人类DNA的含量及质量。若DNA含量过低或过高,后续的PCR扩增、DNA分析等步骤可能失败;若DNA降解或存在抑制剂,同样影响检测结果。


2. 检测“时”的压力:在恶性案件侦破过程中,时间就是生命。面对海量且复杂的案件样本,很难迅速精准地识别出哪些样本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目标样本,这无疑会造成大量时间和资源的浪费,导致案件侦破进度被拖延。 比如性侵案件中的混合检材分析,或是涉及男性个体识别的案件,精准锁定含有人类男性 DNA 的样本能够缩小侦查范围,为案件方向判断提供关键数据支撑。



02

0.png

法医DNA定量检测分析系统核心优势

法医DNA定量检测分析系统精准解决了这些痛点。它能在短时间内,特异性地定量样本中的人类DNA和人类男性DNA,并提供有关样品降解和抑制剂情况等信息,为后续检测“量身定制”最优方案,让每一份珍贵样本都不被浪费,让正义的脚步更快一步。


3D渲染科技DNA数据科技风蓝色背景(商业使用).png


三大核心优势,筑牢法医检测 “第一道防线”

1. 高特异性:只“认”人类 DNA,排除干扰

试剂盒采用特异性引物和探针设计,能够精准定量样本中的人类 DNA及人类男性DNA,完全不受样本中细菌、真菌、植物等非人类 DNA 的影响。即使在混有大量杂质的复杂样本(如土壤中的血迹、腐败组织)中,也能准确对人类总 DNA 和人类男性 DNA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。


2. 高灵敏度:微量样本也能 “精准量化”

案发现场的生物样本往往极其微量(如纳克级甚至皮克级),传统方法难以检测。而该试剂盒采用TaqMan探针法荧光定量 PCR技术,最低可检测到 0.001ng/μL 的人类DNA,即使是指甲缝中的皮屑、被雨水稀释的血迹,也能精准量化其中的DNA含量,为后续的DNA分析工作提供精准的投入量指导,大幅提升检测成功率,避免因 “漏检” 错过关键线索。


3. 快速高效:1 小时出结果,为侦破“抢时间”

在刑侦案件中,时间往往决定着案件能否及时告破。该试剂盒优化了反应体系和流程,国产荧光定量PCR仪搭配自主开发的数据分析软件,从样本处理到结果输出,全程仅需 1 小时左右。无论是突发命案的紧急侦查,还是积年旧案的样本复检,都能快速提供关键数据,助力警方早日锁定嫌疑人。



03

0.png

实战案例:破局关键


研究人员将PCR平板放在热循环器上进行DNA扩增.冠状病毒PCR检测.1757466128062.jpg


案例1:安徽某市局实验室在处理命案积案时,技术人员对陈旧检材进行DNA检测,首次扩增图谱无峰型。因检材陈旧,技术人员判断可能是模板量不足致扩增失败,便按标准流程增加DNA投入量进行二次扩增,复检仍无峰,技术团队十分困惑。随后,技术人员采用安科华捷推出的法医DNA人类定量检测系统精确定量分析样本,查明问题根源并非模板量不足,而是检材中DNA浓度超出最佳扩增范围,过高的工作浓度抑制PCR反应,致使前两次实验未获有效分型结果。找到问题根源后,技术人员依据定量结果对样本进行了适当稀释,将DNA浓度调整到适合PCR扩增的最佳范围,再次扩增,获得了清晰的STR分型图谱。


案例2:浙江某市局实验室在对一起案件的关键生物检材进行DNA检测时,实验人员最初采用10μL和25μL扩增体系,但均未能获得理想的检测结果,仅能检测到少量基因座的分型信息。针对这一情况,实验室技术人员及时调整检测方案,采用安科华捷推出的法医DNA人类定量检测系统对检材中的DNA含量进行了精确定量分析。根据定量检测结果,技术人员将PCR扩增体系放大至100μL,通过增大反应体系体积来提高模板投入量,最终成功获得了该生物检材的完整STR分型图谱。


这些实战案例充分展示了法医DNA定量检测分析系统在法医DNA检测中的重要价值。它打破了传统 “经验主义” 的局限,用精准的数据代替主观判断,不仅避免了检测资源的浪费,更让尘封多年的 “沉默证据” 重新发挥作用,为跨越时间阻隔的正义提供了有力支撑。